Wednesday, June 24, 2009

羽毛球的选择 (from internet)

在试用了很多高端球之后,又试用了大量的60元左右及以下的球,觉得有必要将感受以及理论性的东西告诉大家,让大家可以明白,低价球到底低价在那里,好球为什么好。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一筒内销的101档次的球零售价格在100-120之间。这个价格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当然,价格合理的前提是原料的级别要真实,没有虚报原料等级的情况。我们来简单算一下,3级毛片大约两毛多一根。16根毛就是4元左右元。一个高级全软木球头加上羊皮头和胶圈算2元吧。胶水,扎线,人工,包装2元。一只这个级别的球就要8元左右。一打就是100左右。这只是一个粗帐,根据厂家的检验等级标准不同,上下有一定的浮动。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国内厂家很少会将1级毛片采用于内销的1级球包装内(除了少数有实力的名牌大厂)。真正高级的羽毛球大部分都拿出去换外汇了。比如YY这样的高档货,质量好价格高。我们在国内使用的所谓的1级球,有很多都只是2级,3级产品,甚至还有再低一些的。并不能说厂家弄虚作假,只是大家不了解罢了。整天都在听球厂说自己是1级球2级球,可球友们又有多少知道鹅毛可以被细分为十几个等级120多个类别?我所说的球的级别并不单指毛片的硬级别,一个球的级别是综合指数,不能单纯的说一个2级毛片的球制作的就一定是一个二级球。市场上还有很多小品牌力图降低价格,用更差一些的原料来制作他们所谓的一级球,但毕竟是少数。何况人家的价格也不贵,一分钱本来就只能买一分货,在这里就不再点名批评了,大家有心的话多逛逛论坛自然会发现的。
说说低价产品吧。
一说到低价产品就不能不说制作工艺。首先,一个40多道工艺精工细做的羽毛球,再加上严格的等级、质量管理,其价格肯定无法和用十几道工序粗制滥造的东西相比。工艺,是导致低价的因素之一。其次,一只鹅身上并不是目前讹传的只有7根毛才能做球,其真正的数量应该介于30-40之间,不排除有黑心奸商取更多毛片的可能。只有货真价实的1、2、3级球才能用的上这7根最好的毛。至于剩下的毛,当然就由小厂家拿去制作低价球了。再次,低级毛片的卖相是很差的,黑黄的颜色外加各种污迹。没办法,一分钱一分货,不出好价钱自然没好东西。怎么办呢?容易,洗啊。不过洗毛片和洗衣服不一样,不是加上什么带有增白效果的洗衣粉就可以洗的白的。怎么洗呢?用氨水。这一洗,可以把毛片洗成一个很讨好的样子,但代价是耐用性下降。因为氨水会破坏毛片内的海绵体结构,还会把毛片上的油脂洗掉,没有油脂,海绵体被破坏的毛片做成的球怎么能耐用呢?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球,虽然低价,但是性能也低。低级的毛片不但不耐用,飞行,稳定性,一致性也不好。最后,为了对付脆弱的毛片,有些厂家会大量的使用胶水来加固。这种做法,虽然会使球的强度有所提高,但结果是球没有灵性,手感很差。胶水虽然可以加固毛根,但无法加固毛片,稍微打歪一点儿,毛就从涂胶的边缘断裂,整个球的飞行也就完蛋了。
对于这种类型的球,百晓生常说的1+1法则非常适用。正常情况下,一个高级的10元球,肯定可以顶的两个低级的5元球。较早以前,就已经彻底拒绝使用低价鹅毛球了。因为低价鹅毛球不但制作工艺,耐用性,一致性很差,手感也很差。为了享受到羽毛球的真正乐趣,我使用的都是顶极工艺的鹅毛球。换球以后,我得打球成本并没有提高,相反,随着我的个人技术的提高,成本还略有下降。因为以前打一局需要用两三个甚至更多的低级球,现在一个高级球就足够了。
说完了鹅毛,再简单说一下鸭毛。
以前的羽毛球都是鹅毛做的,但由于毛片价格飞涨,很多厂家开始采用鸭毛制作羽毛球。鸭毛天生外观就比鹅毛要讨好,因为鸭毛很白。但是由于物理结构问题,鸭毛的刚性比鹅毛大,毛根内的海绵体结构不同导致鸭毛不如相应级别鹅毛耐用。注意,是相应级别,不是绝对的。鸭毛的低价特点使得众多厂家纷纷瞄准鸭毛球市场,但鸭毛的特点又令很多厂家头疼不已,到底怎样做,才能使鸭毛球更耐用一些呢?与鹅毛球所面对的问题相同,鸭毛也有很多等级,采用高级毛片的球自然会更耐用一些,但这会导致成本上升。所以,很多不负责任的小厂家采用了与他们处理鹅毛球的同样方法来处理鸭毛球-加厚胶水。本来鸭毛就脆,胶水加厚的球用起来就更加的差劲,毛更容易从扎线处折断。真正的大厂家是要对产品质量负责的,所以他们一直在摸索更高级的制造鸭毛球的工艺。真正可以提高鸭毛球耐打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采用更高级的毛片,保证原料质量,尽管会使成本上升,但这是值得的。第二、减少所用胶水量,提高所用胶水质量。这两种方法都会使成本上升,但都可以明显的提高鸭毛球质量。提高毛片的质量比较容易,采购就可以了。但提高胶水所用质量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高级胶水配方都是从国外实验室里面传过来的,国内只有极少厂家可以拿到,并且配方是保密的,自己想要多配都不可能,更别说让别人知道了。这样一来,好用的鸭毛球就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低价低质的劣质鸭毛球。
对于这种球,1+1理论也同样适用,而且制作精良的鸭毛球,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手感。
鸭毛毛片也不全是洁白的。也有发黄的毛片。这种色泽的毛片,在60元以下的鸭毛球中经常见到。想要洗白,也必须用氨水。前面已经讲过,用氨水会导致毛片耐用程度下降。本来就已经不是很耐用的鸭毛,如果用氨水再洗一下,其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再谈一下球的选择:
目前,很多人都使用的是这种中低价位的羽毛球(60元以下)。这个价位,我不推荐使用低价鹅毛球,原因很简单:低价粗糙的鹅毛球,还不如一个好的鸭毛球耐用,对此观点有怀疑的同学可以自己试试看。
针对60元及以下的鸭毛球,选择时第一要看颜色。这个价位的球不可能用顶极鸭毛(顶极鸭毛球至少要80元,通常都出口),也就不可能会有非常亮白的颜色。一般来说,微微有些发黄是正常的。搞不好,还会有极个别的毛杆略脏的情况。这些都不要紧,最关键的是不能很白。因为这个价位的球,如果很白,肯定是被氨水漂过的,一定不耐用。但也不能很黄,很黄就是以次充好了。这个度很难把握,也无法用色卡的形式来做一个统一标准,所以大家要睁大眼睛仔细的看看。第二,要看胶水。一个做工精良的球,不能有很厚重的胶水,原因已经说过了,太多的胶水会使鸭毛球很不耐用。有时候观察胶水是比较困难的事,可以用手捏一捏。有弹性的是最好的了。要是捏上去非常硬,可以直接放回去了。这样的鸭毛球没有使用价值。第三,看看毛片。好的鸭毛球的毛杆虽然不如鹅毛粗,但也绝不会像根别针一样细。量化一下,毛的顶端至少要有0.5毫米粗,好一些的球可以达到0.75-1.0毫米。上述三点都是相辅相成的,挑选球的时候要综合起来判断。
相比之下,挑选高级球就容易一些。不过不要以为口碑可以代表真正的品质。有些球胜在广告宣传,有些球胜在稳定,一致性,不可一概而论的。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非常稳定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差”,当大家习惯后,就认为羽毛球本来就是这样的,这可能就是常说的惯性思维吧。
挑选鹅毛球时主要看毛。好的鹅毛非常的饱满,毛杆粗壮,笔直。越高级的鹅毛越直,YY的AS50 AS40羽毛球就是最好的例子。随着级别的降低,毛杆会略有弯曲,这是正常情况。
然后再看胶水,好球的胶水一看就知道是好球。涂的非常均匀,没有勾连,也没有堆积的情况。选购高级球的时候最好带一个一般的好球去做个对比。最后捏一捏球头的侧面,有些厂家会将三拼球头用于高级球的制作,我对这种低级的降低成本的手法非常不屑。不是所有人都会把球头切开给客户看,所以只能靠手来捏一捏了。
在文章结尾处简单的说两句高级羽毛球原料的选择: 高级羽毛球几乎都是鹅的中毛做的,中毛就是传说中的“7根毛”中最中间,最直的三根。别看只有三根,却可以选出四、五个级别。中毛前面是两根大毛,大毛的卖相不是特别好,有卷边,但是耐用些。大毛的外面是“驼背毛”,这种毛只有半边有毛,是鹅毛中卖相最不好的,但是最耐打。驼背毛配合精细的加工,可以得到最耐用的羽毛球。市场上目前驼背毛的球有一些,但是百晓生用下来觉得做工都非常的差。好的原料一定要好的工艺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就好比一根象牙,雕好了才能卖出好价钱。在往下就是小毛了。说是小毛,并不是真正的小,很多小厂家喜欢用小毛来冒充中毛,做法很简单,只要将切割的位置稍微变化一下,小毛也可以当做中毛用。当然,这只是外观上的模仿,耐用性受物理条件所限,是无法改善的。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这种偷梁换柱的产品。如果有条件,最好近距离接触一下顶极产品,心中有一个标准,将来买球就方便多了。

什么羽毛球比较好?

羽毛球的质量主要由羽毛、球头、胶水三种原材料的品质决定。
羽毛:按质量高低顺序依次为 鹅毛 樱桃鸭毛 赤谷鸭毛 洋(豚)鸭毛 水鸭毛
球头:按质量高低依次为 软木球头 台纤球头(14毫米 10毫米 7毫米) 合成球头
胶水:按质量高低依次为 配合胶水(主要是树脂胶水和其他溶剂混合)树脂胶水 硝化棉胶水
羽毛球质量的判断最好是试打,一般是随机选用一打球(厂家寄的样品一般会特制,建议在市场上购买),先将一打12个球全部以发高远球的方式发一遍,以判断其飞行的稳定性和速度,然后再选择其中之2-3个球进行大力杀球测试,如能经历业余高手15-20拍的大力杀球而不变形的,应该视为耐打不错。10拍以下就是耐打不好了。
羽毛球的主要质量指标有:

飞行稳定性:
飞行稳定性的定意是:羽毛球实际飞行轨迹与理论轨迹的偏差,简称稳定性。
1。羽毛球在飞行状态下自身摇摆的程度分为四个级别(四档):
A飞行:是羽毛球在飞行状态下,自身完全没有摇摆(晃动),飞行轨迹是一条标准的直线(俯视平面看),羽毛球自身转速达到350转/分左右,直到飞行处于自由落体阶段时,仍不能十分清楚地看到羽毛球的毛杆部份。
B飞行:是羽毛球在飞行状态下,自身只有微小程度的摇摆(小晃动),飞行轨迹基本是一条标准的直线(俯视平面看),羽毛球自身转速达到350转/分左右,直到飞行处于自由落体阶段时,仍不能十分清楚地看到羽毛球的毛杆部份。
C飞行:是羽毛球在飞行状态下,自身会有小摇摆(较明显地晃动),飞行轨迹是基本是一条直线(俯视平面看),羽毛球自身转速达到300转/分左右,直到飞行处于自由落体阶段时,可能会较清楚地看到羽毛球的毛杆部份。
D飞行:是羽毛球在飞行状态下,自身会有明显地摇摆(明显地晃动),飞行轨迹不定(俯视平面看)。羽毛球自身转速有快有慢。不能达到上述三种飞行标准的均属于D飞行球。

耐打度:
羽毛球的耐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一般来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正常双打情况下,不小心打在毛叶上,羽毛不会立即就断掉;
2.双打比赛一般情况下一只球可以很顺利地打完一局球,单打比赛一般可以打完二局球(用球不是很挑剔);
3.大力杀球的情况下,只要不是劈杀球(球拍面与羽毛球侧面接触),一般情况下要能抵挡业余球手20拍以上的杀球,要能抵挡专业球手12拍以上的杀球。此时球的飞行稳定性应该还没有很大的改变,球还能继续使用一段时间;
4.羽毛球两道线圈的胶水含量一般来说眼晴直观地看上去,线圈的线迹被胶水基本补满(胶水固含量0。55-0。6克),就可认为是较好的球,如果仍能看到勾线的痕迹,就证明胶水很少,以致于耐打度下降。
5.羽毛球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能很快变形。
中高档球由于在选料与制作工艺方面比较严格,因此耐打度一定会好于低档球,训练球的耐打度一般会比低档球差一点点。

怎样让羽毛球更耐打?
准备一碗烧开不久的开水,将羽毛球的球毛部分浸入水中2-3分钟,注意不要让水浸到球头部分,水温不能低了如水凉了要及时换成开水。
浸泡完毕后将球取出阴干(注意一定要阴干)就可以使用了,这样处理过的羽毛韧性较好只要不直接打在球毛上,球的耐打性会提高不少。特别要注意如果处理后没有在5-6天内使用应该重新处理一次,另外如果买到的是鸭毛球由于其结构和强度远逊于鹅毛,处理的效果会不好。

Sunday, June 14, 2009

Incoming Badminton Activities - 28 Jun 09

Sunday, 28 Jun 2009

Venue: Nanyang CC Court 2 (Opposite CityHarvest Church)

Time: 0130 - 0430 pm
Contact: Hans Dai (tel: 67990610; Hp: 91522829)


Fee :
Members & their family members : $5 per visit (based on 2 hours)

Please bring your racquet & water together with your proper sport attire. Shuttlecocks will be provided.


Thanks and best regards,

Hans Dai

Friday, June 12, 2009

Incoming Badminton Activities at The Frontier CC - 21 Jun 09

Sunday, 21 Jun 2009, 0300 - 0600 pm


Venue: The Frontier CC (beside Jurong Point)


Contact: Hans Dai (tel: 67990610; Hp: 91522829)



Fee : Members & their family members : $5 per visit (based on 2 hours);


Please bring your racquet together with your proper sport attire. Shuttlecocks will be provided.



Thanks and best regards,



Hans Dai